扎实推动人工智能落地
扎实推动人工智能落地
2019年被认为是人工智能落地的关键节点。推进人工智能落地,我们应当如何作为?
不少受访专家表示,未来,人工智能将加快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并有望塑造出新业态。
当前,人工智能与交通、医疗、金融、教育等领域结合,已经让人们生活变得更智慧。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执行副院长韩亦舜说,安全是交通出行的痛点之一,清华数据科学研究院团队与贵州合作,尝试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通过采集分析动态数据、统一调度等措施,做到了对风险点的预判、疏导,提升了出行的安全性。
不过,在一些领域,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才能给行业应用足够的支撑。网易高级副总裁、网易有道首席执行官周枫说,教育要更智能,就有赖于计算机视觉、自适应学习算法等一系列基础技术的进步。
周枫认为,推进人工智能落地,我国拥有数据和市场规模优势,但在底层技术和基础研究上,距离行业顶尖水平仍有一定差距。我们应该加强行业合作,共同突破技术瓶颈。
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化,要从源头找到真正有价值的问题。“创新要来自真实的市场需求,创业者应找到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着重解决行业的难题。同时,学界应专注一些前沿基础问题,搭建产学研良性互动的桥梁。”韩亦舜说。
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发展还需要尖端人才。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何晓斌说,当前我国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模式有待完善,未来应该通过校企合作、校内跨专业等方式加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此外,还可以建设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学习分享平台,让更多对人工智能有兴趣的人参与进来,从而形成丰富的人才储备。
专家认为,一些大学鼓励校内各系跨界和融合,诞生了很多很好的研究成果。高校院所应鼓励跨界研究,让不同学科互相碰撞,充分利用智力资源。
“应对人工智能、大数据在内的新技术,以及随之带来的变化,管理机制也需做出相应的调整。在确保风险可控前提下,尽可能给创新留下空间。”韩亦舜说。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同类文章排行
- 科学网基于MOND理论的暗物质问题研究
- 新材料让太阳能更“能”
- 扎实推动人工智能落地
- 科学网[转载]《世界中医药》访谈系列:创新针刺
- 科学网从今以后专注于后期的智慧融通融合
- 《现代化科学领导干部读本:现代化100问》出版
- 科学网[转载]埃塞俄比亚第一次抗意之战
- 锂离子电容器负极预嵌锂技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 科学网2019生产基地落地总结
- 科学家研发出纳微颗粒新剂型
最新资讯文章
- 用MOF封装催化剂令均相/多相优势互补
- CoP电催化合成氧化偶氮、偶氮、胺类化合物
- Ni/NiO双组分界面上的高效碱性析氢
- 余金权课题组报道脂肪酸直接β内酯化的反应
- 科学家成功制备大尺寸DNA纳米管
- 科学家研制出“神奇”水泥
- 科学家研制成功多种超分子荧光材料
- 新型氮化物电催化剂研究获进展
- “晶相混合”制备高性能电催化剂
- 智能策略有望增强肿瘤光热治疗效果
- 科学家研发出高效率绿光发光二极管
- 科学家合成宏观尺寸紫磷单晶
- 研究开发出离子液体稳定高效单原子催化剂
- 新型纳米发光材料有望用于肿瘤光动力治疗
- 非金属碳基催化剂制备研究获突破
- 新技术使制造化肥碳排放量减半
- 小分子“胶水”或能黏阻“舞步”
- 研究人员构筑系列荧光金属
- 科学家开发出新型锂离子电池
- 科学家首次用烟草实现紫杉醇重要中间体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