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又悄悄卖了几家万达广场!保险、信托接
工商信息显示,该公司投资人由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变为珠江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珠江人寿总部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于2012年12月28日开业,由珠江投资控股、广州金融控股、广东新南方集团等公司投资成立,注册资本金67亿元人民币。
其中,珠江投资、新南方集团和韩建投资的法人代表分别是朱一航、朱拉伊和朱伟航。他们都是合生创展(0754.HK)董事局主席朱孟依的亲属。
据万达集团官网发布的信息,今年6月23日,南昌西湖万达广场开业,总建筑面积14.78万平方米,开业首日客流27万人次,营业额1400万元。该广场涵盖餐饮、服装、精品、儿童、体验等业态。
然而,开业不到半个月,南昌西湖万达广场便“易主”。
此外,6月8日,九江万达地产有限公司的实际控股人从“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变成“中国民生信托有限公司”;5月27日,抚州万达广场投资有限公司的实际控股人也变成了“中国民生信托有限公司”。
而在此之前的4月17日,万达商业持有盐城万达广场的全部股权卖给了中信信托。
由于万达商业并没有对这两笔交易的详细信息进行披露,究竟万达卖了多少钱?在股东发生变化后,万达广场具体的运营模式如何?尚不得而知。
不过,对标之前万达广场的轻资产运营模式,应该是万达负责品牌运营、设计、招商等,净租金再与投资方进行比例分成。
截至目前,万达共开业200余座万达广场,重资产模式的万达广场占据万达广场项目总量八成以上。
除了卖掉几家万达广场,王健林还做里一个重大举措,对万达商业100%持有的部分万达广场有限公司进行大幅度减资。
据地产K线独家获悉,从2017年5月9日到2017年6月29日,在两个月时间内,万达商业至少将20家万达广场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均减少,而且都是减至清一色的0.5亿元。
根据工商信息显示,这20家万达广场有限公司的减资幅度比较大,其中有9家万达广场注册资本减幅超过90%。减幅最大的是唐山万达广场投资有限公司,其注册资本从24亿减少到0.5亿元。
有分析称,一般来说,公司减资的情形有多种,其中一种是被有关行政机关勒令减少注册资本,意思就是被工商、税务查帐后,认为严重亏损或者资金不实,必须减资。减资可以一次性偿付累积债务,并可与增派股息结合,用以弥补累积的亏损。
当然还有其它几种情形:资本过剩,即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或缩小经营规模不需要现有数额的注册资本;公司注册资本逾期仍无法到位;公司虚报、虚假、抽逃注册资本经处罚后仍无法纠正等。
但十分奇怪的是,当万达广场减资时,部分万达城的注册资本却出现了大幅度增加。
7月10日,万达发布公告要将13个文旅城的91%股权卖给融创,作价335.95亿元(后增加了143亿元)。在随后的7月11日-7月19日,这13个万达城中有6个万达城注册资本均出现了增加。
其中,增资最多的是无锡万达城,注册资本从5亿元增加到40亿元;重庆万达城也从5亿元增加到30亿元;剩下的4座万达城均增资至20亿元。
此举被看做融创收购万达城后的一次资本动作,因为增资可以调整股东结构和持股比例,也意味着流动资金的增加。如果融创收购后需要向金融机构贷款的话,其贷款额度也会相应扩大。
王健林是否会陆续卖掉万达广场,万达商业手里还剩有多少牌?又将如何冲刺回A呢?这是一个谜。
同类文章排行
- 科学网基于MOND理论的暗物质问题研究
- 新材料让太阳能更“能”
- 扎实推动人工智能落地
- 科学网[转载]《世界中医药》访谈系列:创新针刺
- 科学网从今以后专注于后期的智慧融通融合
- 《现代化科学领导干部读本:现代化100问》出版
- 科学网[转载]埃塞俄比亚第一次抗意之战
- 锂离子电容器负极预嵌锂技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 科学网2019生产基地落地总结
- 科学家研发出纳微颗粒新剂型
最新资讯文章
- 用MOF封装催化剂令均相/多相优势互补
- CoP电催化合成氧化偶氮、偶氮、胺类化合物
- Ni/NiO双组分界面上的高效碱性析氢
- 余金权课题组报道脂肪酸直接β内酯化的反应
- 科学家成功制备大尺寸DNA纳米管
- 科学家研制出“神奇”水泥
- 科学家研制成功多种超分子荧光材料
- 新型氮化物电催化剂研究获进展
- “晶相混合”制备高性能电催化剂
- 智能策略有望增强肿瘤光热治疗效果
- 科学家研发出高效率绿光发光二极管
- 科学家合成宏观尺寸紫磷单晶
- 研究开发出离子液体稳定高效单原子催化剂
- 新型纳米发光材料有望用于肿瘤光动力治疗
- 非金属碳基催化剂制备研究获突破
- 新技术使制造化肥碳排放量减半
- 小分子“胶水”或能黏阻“舞步”
- 研究人员构筑系列荧光金属
- 科学家开发出新型锂离子电池
- 科学家首次用烟草实现紫杉醇重要中间体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