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研发出高效率绿光发光二极管
科学家研发出高效率绿光发光二极管
准二维钙钛矿的特殊结构赋予其优越的发光潜能。尽管一些准二维钙钛矿发光二极管已达到较高的电光转换效率,但当采用不同有机组分时,一些绿光器件效率较低的原因依然未知。近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秦川江课题组与日本九州大学教授安达千波矢课题组的一项研究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大量的实验数据,发现某类有机组分是导致器件性能低下的原因,进而研制出高效率绿光发光二极管。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光子学》。
目前,发光二极管大多基于无机材料,而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因成本低、容易加工以及光电特性优异,在光电子研究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基于该类材料的发光二极管也极具潜力成为下一代照明和显示技术。
该论文第一作者秦川江表示,该研究中使用的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拥有与无机钛酸钙相似的晶体结构,同时引入了有机组分和其他无机元素。其中,三维钙钛矿由有机和无机组分在三维空间交替结合而成,二维钙钛矿是由两种组分交替形成的片层结构,而准二维钙钛矿则是两类钙钛矿的混合结构,即由大尺寸有机壳层包裹着不同尺寸的三维钙钛矿。
研究发现,如果采用具有相反性质的有机组分,就能大大降低器件性能低下的概率。基于此,研究人员选择合适的准二维钙钛矿有机组分,制备了能够高效俘获三线态激子的绿光发光二极管,并获得了12.4%的电光转换效率。“该研究有望在太阳能电池、激光和场效应晶体管等领域展开应用。”秦川江说。(来源:中国科学报 卜叶)
同类文章排行
- 科学网基于MOND理论的暗物质问题研究
- 新材料让太阳能更“能”
- 扎实推动人工智能落地
- 科学网[转载]《世界中医药》访谈系列:创新针刺
- 科学网从今以后专注于后期的智慧融通融合
- 《现代化科学领导干部读本:现代化100问》出版
- 科学网[转载]埃塞俄比亚第一次抗意之战
- 锂离子电容器负极预嵌锂技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 科学网2019生产基地落地总结
- 科学家研发出纳微颗粒新剂型
最新资讯文章
- 用MOF封装催化剂令均相/多相优势互补
- CoP电催化合成氧化偶氮、偶氮、胺类化合物
- Ni/NiO双组分界面上的高效碱性析氢
- 余金权课题组报道脂肪酸直接β内酯化的反应
- 科学家成功制备大尺寸DNA纳米管
- 科学家研制出“神奇”水泥
- 科学家研制成功多种超分子荧光材料
- 新型氮化物电催化剂研究获进展
- “晶相混合”制备高性能电催化剂
- 智能策略有望增强肿瘤光热治疗效果
- 科学家研发出高效率绿光发光二极管
- 科学家合成宏观尺寸紫磷单晶
- 研究开发出离子液体稳定高效单原子催化剂
- 新型纳米发光材料有望用于肿瘤光动力治疗
- 非金属碳基催化剂制备研究获突破
- 新技术使制造化肥碳排放量减半
- 小分子“胶水”或能黏阻“舞步”
- 研究人员构筑系列荧光金属
- 科学家开发出新型锂离子电池
- 科学家首次用烟草实现紫杉醇重要中间体合成